中國商人的麻將思維
麻將與橋牌的區別在于,橋牌有嚴格的游戲規矩,一但你會打橋牌,那么你在世界如何地方,一樣與對手配合,贏得勝利。麻將則不行,中國有數不清的麻將規矩,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人群,游戲的規則立即改變,你要想玩,你就必須按另三人的規矩辦,你不明白就玩,贏了錢也拿不走的。
中國的企業主從心里不愿意讓供應商賺錢、銷售商賺錢,狠不得他們虧錢,就象打麻將一樣,上桌無父子,先看住上家、再盯死下家、同時嚴防著對家,不成牌事小,關鍵是不讓對手成牌是麻將的最高境界。由于商人是逐利的,他們又必須讓自己賺錢,所以中國的企業很少關心合作方的利益,其結果是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,沒有合作的企業幫自己度過難關,中國現在的企業在堊性循環中麻將方式中艱難的生存。
成功的民營企業的發展一般都要經歷創業、守業、變業和成業四個階段。在創業初期,家族作坊為主要企業組織形式,機制單一,企業主要靠企業主個人的人格魅力來保持員工同心、同利狀態;在守業階段,企業開始嘗試提高管理水平,確保創業階段形成的高利潤增長,企業的決策、執行體系轉化為企業骨干共同商議、分工執行,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要依靠形式化的口號和理念來維系,要求同利、同道的愿望進一步加強,但同心的想法開始下降,企業潛在的矛盾開始浮現;在變業階段,企業在增加機制力建設的同時,往往要以損失部分創業者的利益為代價,而這一矛盾對于企業創始人來說是痛苦的、致命的,所經受的考驗是全方位的。歷史上成功企業的發展經驗說明,保證相對公平的同利機制是企業能夠穩步發展的最重要基礎,解決好同利,才有可能解決真正意義上的同心、同道和同志,才能使企業所有者、經營者和普通員工志同道合,確保企業在變業階段處理好分與合的關系;在成業階段,企業靠文化力成熟起來。當企業經過前三個階段的變遷后逐步成熟起來,直接矛盾和同心、同利、同道問題基本得以解決,企業最危險的崩潰時期暫時過去,但是企業的長久發展之計并沒有得以真正、徹底地解決。這時候就必須依靠文化力來謀求企業長治久安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