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中臺還是拆中臺,這是個問題
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深入,以及數據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,在不同行業、不同企業開始出現關于中臺該做厚還是做薄的爭議。其實這并非中臺本身問題,而是不同群體的語境不同,關注點不同。1,數據和指標體系保持一致性的理念不會改變,且數字化程度越深,其價值越明顯。2,復用的理念不會改變,“重復造輪子”在大多情況下都不被允許。3,數用一體、循環往復的理念不會改變。而以上正是數據中臺的理念基礎。
在具體技術架構、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上,傳統意義上的廣義中臺將企業管理、平臺建設、數據治理、數據運營,形成了大一統的系統,門檻較高,且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難以真正成功。隨技術進步,原來需要人工去做的很多事項,都可以用工具和產品代替,在性能、功能、體驗均不變情況下,中臺變薄了。中臺本身需解耦與分層,數據匯聚、治理為一層,為數據管理層;數據服務與應用為一層,為數據應用層;安全、AI能力等,則縱跨兩層。
業務中臺承載企業核心業務,實現企業級的業務能力復用和業務板塊協同,提升創新效能, 靈活應對業務前臺的需求變化和業務場景邏輯,為前臺應用提供可共享服用的業務能力。技術中臺抽象、封裝和沉淀公共技術組件的可復用能力,以平臺形式對外輸出技術能力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追夢的大鵬 » 搭中臺還是拆中臺,這是個問題